经历了一轮价格大幅上涨后,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
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自8月份以来该指数开始持续下滑,尤其是自10月底以来加速回落,截至11月15日,康美中药材日价格指数较10月份同期下跌3.13%。
从具体品种来看,上半年涨幅较大的当归、党参价格也开始回落,截至11月15日,产地甘肃的当归11月份以来跌幅达25%,党参则跌超18%。而往前回溯,今年6月份当归的涨幅曾达到60%左右,市场价格突破160元/公斤,成为年内最高点。
为何一路“狂飙”的中药材价格开始按下“暂停键”?《证券日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对于此次的中药材价格回落,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是受前期涨幅过大、资本炒作回落、主力品种新货上市以及部分药商采购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
为何出现价格回落?
今年7月底,《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时,一位经营当归药材的商户老板曾对记者表示,按以往惯例,六七月份是中药材传统淡季,当归的市场应该能在冬季回暖。
但其所期待的旺季并没有到来。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从价格来看,中药材价格自8月份开始出现回落,10月底开始快速下跌。从需求来看,每年秋冬季原本是采购旺季,但今年的药企采购却并没有预期的旺盛。
在市场看来,秋冬季采购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前期药材价格涨幅过大,药企放缓采购节奏,二是,近期多数品种的产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主力品种,如当归、党参、紫菀、白芍、连翘、酸枣仁等,都有大量的新货上市,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此外,随着资本炒作退潮,一些中间商和投机者开始出货,也导致中药材价格下跌。
对于近期中药材市场的表现,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首席分析师张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那些产能大,产出集中,有杠杆、资金变现需求,周期短的品种,只能降价出售。
而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导致下游末端经销商承压。“我都想转行了。”西安一药材市场的药商指着仓库里的一些药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己打算把这些药材处理完之后就转行。
“今年整体上是亏了,感觉药材行业越来越难干了。”该药商告诉记者,“价格波动太大,一不小心就把之前挣得钱给赔进去了。”他指了指面前的当归说,这批货当时是每公斤160元进的,现在价格已经跌到100元以下了。
据他介绍,类似他们这种处于产业链下游末端的商户,利润率基本不超过10%,“上半年药材行业有不少人赚钱了,但都是像亳州的那些大户。对于我们这些小商户而言,无论药材是暴涨还是暴跌,都不是好事。”
“今年药材行业挣钱的都是那些有实力的大户,但大量囤货也是会压资金的,包括各种成本,也有风险。”药材商户朱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最大的单子有卖出10吨的,还是挣到了钱,但也是熬了十多年熬出来的。”前述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当归商铺老板向记者表示。
“受气候、供需等因素影响,中药材的价格在不同时间都会有变化,但今年有些品种的价格波动超过正常幅度,这里面可能有炒作的因素。”西安中药材市场的商户王先生向记者表示,“我经营的药材中,当归是个典型,涨得也快,跌得也快。”
“目前一些药材的价格还处于高位,未来可能还会下跌。比如当归,今年的新货已经下来,经过烘干加工等步骤,在明年的二三月份就会大规模上市了,到时候价格势必会下来。”对于中药材价格趋势,王先生分析称。
但他同时表示,价格如果下降得太厉害,对种植环节也会造成伤害,合理的价位应该在每公斤五六十元。
价格波动伤害了谁?
“今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在涨价,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多位受访商户都表达了相似的感受。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主任何梓华在今年上半年曾组织调研组深入汉中下辖的城固、留坝、宁强、佛坪等多个中药材产区了解情况。在何梓华看来,产业供应链的异常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和间接地对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中药企业来说,在药材涨价的背景下,成本上涨,利润却在下降,从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看,如何统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平衡,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下降,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而中药材价格的下降,势必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这对中药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上述人士称。
在黑崎资本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兴文看来,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波动的情况相对较大,尤其是今年以来,这种不正常的价格波动对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中药材价格的短期暴涨推高企业的原料成本,同时,药企难以快速将价格上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进一步加剧了药企的困难。
从终端使用来看,陈兴文表示,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最终会传导到终端市场,可能会让患者面临药价翻倍的情况,给他们增加经济负担,最后导致一些人放弃或减少对中药材的使用。
张岳峰也表示,目前尚处高位的药材价格,让患者直呼“吃不起”,导致中药的药用和食用消耗很缓慢,形成相对过剩的局面。
如何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如何抑制价格过度波动,推动中药产业良性发展?
陈兴文表示,建立稳定的市场调节机制至关重要。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大宗常用中药材的储备机制,通过储备药材来对冲市场波动风险,稳定市场供应。
而在种植端,推动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也是减少价格波动影响的关键举措。陈兴文认为,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减少供需失衡引起的价格波动。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为了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不少上市药企都在积极布局中药材种植基地。
此外,建立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大宗药材的相关信息,包括气候变化、种植成本、市场需求等,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引导药农和经销商合理规划种植和库存,避免供需变化引发价格波动。
何梓华建议,建立中药材储备模式,组织相关专家对中药材储备品种和定点储备企业、合作社进行评估,确定中药材储备品种目录和储备企业、合作社名录,并引进中药材气调养护技术。通过中药材储备进行“丰储欠补”,平衡市场供需要求,避免价格异常增长。
张岳峰建议,企业和政府协调,引入成本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大宗常用中药材储备机制,对冲市场波动。
在他看来,中药集采政策倒逼生产企业不断聚焦源头,增强综合市场作为信息连接点和调剂点,减少中间商环节,“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将成为主流,也将提高中药信息闭环溯源水平,形成良性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擎宇)